最近上映的《太空救援》你看了吗?不少太空题材的电影中都有宇航员漫步在太空中的画面,让人充满遐想。那么,看起来很炫酷的太空行走有哪些方式什么?是否像看起来那么惬意呢?
《重庆晚报》介绍,太空行走又被称为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指的是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广义而言,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太空行走。
那么,太空行走有哪些方式?“航天员置身太空失重环境,脚下无路,严格来说不能算‘走’。”航天专家庞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介绍,太空行走主要有三种方式,按照动作,可简单分为“爬”“站”“飞”:
1.最常见的方式是航天员借助航天器表面的扶手,像攀岩一样“爬行”;
2.像国际空间站这样庞大的航天器上装有机械臂,航天员可以“站”在其末端,像乘云梯一样前往作业地点;
3.最炫酷的太空行走方式就是航天员借助载人机动装置,像“阿童木”一样飞行。这种装置可以喷出高压氮气,主要用于帮助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返回气闸舱。
实际上,不论用哪种方式,太空行走并非想象中那么惬意,反而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活动。据中国日报网消息,宇航员们离开空间站点的安全舱是非常危险的。宇航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穿着的宇航服能够保护他们不受太空环境的伤害,宇航服就像一个小型的个人航天器,但它也会失灵,稍有一点裂口或者漏洞都足以致命。以2013年一场因宇航服问题而造成危险的事件为例,意大利宇航员卢卡·帕尔米塔诺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发现自己的头盔进水。他的宇航服换气系统出现了裂缝,而水在零重力的条件下不能流动,因此他头盔里的水遮蔽了他的眼睛和耳朵,阻碍他的鼻孔进行呼吸。在可能溺亡的危险情况下,他不得不中断太空行走,最后回到安全区域。
太空行走并没有想象中的炫酷,它对宇航员各方面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未来,希望宇航员们能顺利地完成每次太空行走。(刘媛)
本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设计师钱航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网刊载或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属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所有。如对文章内容、版权有问题,请主动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相关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
(2019年11月8日,上海)11月5日-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源自瑞典的全球领先教育 [全文]
在老一辈人对年轻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熬夜、吃外卖、懒、宅时,其实当年轻人已经悄悄变成了最养身的一代人。目睹了70 [全文]
从财报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均同比保持较大增幅,特别是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1.07%。 [全文]